很多人以為頻繁看手機、電腦會引起散光問題,但原來散光是每人一出生便存在的不完美。位於台灣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撰文指出,散光源於眼球球體並非正圓體,人人的眼球都會多少有些橢圓狀,像橄欖球一樣,有長軸和短軸的直徑之分,正因如此,光線進入眼球後,聚焦點不只一點,繼而形成散開的影像,而眼球長軸與短軸的差距與遺傳有關,所以散光並非後天造成的。
雖然人人都有散光,但有些人的散光問題比較輕微,便不需配戴有散光度數的眼鏡。坊間亦有各種聲稱能降低散光度數的偏方,然而散光度數是不可改變,既不會增加,亦不會經任何方法減少。也有些人配戴比本身的近視度數更深的隱形眼睛,以此試圖解決散光問題,但事實上這是沒用的方法,而且長期使用較高近視度數的眼鏡會導致眼睛疲勞。雖說散光是先天的,但在童年時期眼球會隨著成長而趨圓,換言之散光度數會在發育過程中會減少,因此若小孩被驗出有散光問題,家長亦毋需過度擔心。
一些散光度數較高的人看東西時會有眩光、疊影等情況,眼睛為了看清楚物體,便會不經不覺令用於對焦的睫狀肌用力,造成視覺疲勞,因此若散光度數超過50度便應尋求專業視光師檢查及調配合適的眼睛,尤其在選購散光用的隱形眼鏡時,必須經由檢查找出正確的矯正度數與軸度,才可以擁有清楚的視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