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資本,然而,很多時候,我們總是忽略了健康的重要性。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的各種問題也會陸續出現。故定期做健康檢查,發現問題及早治療,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。那麼從20歲到60歲,不同年紀又應該做些什麼檢查項目呢?
20歲至30歲是人生中最健康的時期,但也不應忽略身體的健康狀況。這個年齡層的人應該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以確保身體健康。每年應該進行一次身體檢查,檢查項目包括身高體重、血壓、血糖、膽固醇、肝功、腎功、心電圖等,以及女性還應該進行乳腺超聲波檢查。
目前糖尿病的發病年齡趨向年輕化,不少人在30歲左右就已經發病。另外,又容易因為飲食不正常、多外出吃飯、少運動而肥胖,也因而種下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而工作壓力大刺激交感神經,長期壓力也會使得腎上腺皮質素過度分泌,容易造成血糖升高。建議30歲以上的人至少一年要做一次血糖檢查。
40歲至50歲是結腸癌高發年齡層,因此,建議在這個年齡的人應進行結腸癌篩查。結腸癌篩查主要有兩種方法:大腸鏡檢查和糞便潛血檢查。大腸鏡檢查是目前最準確的篩查方法,可以直接觀察到腸道內的異常情況,但需要腸道清潔,且對患者有一定的不適感。糞便潛血檢查是一種簡單、方便、無痛的篩查方法,可以檢測到腸道內潛在的出血情況。
50歲至60歲是眼部問題高發年齡,因此,建議在這個年齡段進行定期眼科檢查。眼科檢查主要包括視力檢查、眼壓檢查、眼底檢查等,可以及早發現眼部疾病,如青光眼、白內障、黃斑部病變等,及時治療,保護好自己的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