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推薦訂閱
  • 健康專家
運動前後為何不適宜飲酒?
根據陸媒報導,25歲內地男星劉峰疑似於新冠剛痊癒後飲酒,接著於健身房運動時突發心肌梗塞,最終送院不治。很多時候一些看似不緊要的行為卻最容易誘發極大後果,撇開病後初癒不適合運動這一點,在運動前、或運動後喝酒到底會帶有什麼潛在風險?
酒精對運動人士的潛在危害
- 降低身體耐力
酒精含高熱量(僅次於脂肪),飲酒後會影響身體對其他食物熱量的吸收,導致能量流失過快。此外,由於運動本來就會讓心跳和血液循環加快,而酒後也會使心跳加速,但呼吸變緩,繼而影響身體的耐力程度。
- 增加肌肉受傷風險
人於激烈運動後,其肌纖維(肌肉的軟組織)會有微小的受損,導致身體出現延遲性的肌肉痠痛,也就是常見於運動後隔天出現的肌肉痠痛感。而飲酒後運動會使人放鬆,降低身體的警覺性,未能及時意識到身體可能已經受傷,因而繼續高強度運動,加劇肌肉受傷程度。
- 加速水分流失
酒精會利尿(它對腎臟一種叫「血管加壓素」的神經傳導物質形成抑制作用,該物質的別名叫「抗利尿激素」,作用是促使腎臟牢牢抓住體內水分),而當人運動後流汗、皮膚水分被蒸發,這就更容易使身體出現嚴重脫水。
- 容易肌肉抽筋
身體若出現脫水及電解質(包括鈉、鉀、鈣等)不平衡,會誘發抽筋。此外,在劇烈運動時,全身處於緊張狀態,腿部肌肉收縮過快且放鬆時間太短,局部代謝產物乳酸會增多,從而引起小腿肌肉痙攣,而酒精代謝後也會產生乳酸。
0 評論 0 分享